钙(calcium)是人体含量最多的无机元素,出生时体内含钙总量约为28g,成年时达850~1200g,相当于体重1.5%~2.0%,其中99%集中在骨骼和牙齿。主要以羟磷灰石结晶[3Ca3(PO4)2(OH)2]形式存在,少量为无定形钙。后者在婴儿期占较大比例,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。其余的1%中,有50%与枸橼酸(柠檬酸)螯合或与蛋白质结合;另外50%则以离子状态存在于软组织、细胞外液及血液中,组成混溶钙池(miscible calcium pool),这部分钙与骨骼钙维持动态平衡,是维持体内细胞正常生理状态所必需的。体内有相当强大保留钙和维持细胞外液中钙浓度的机制,因为钙生理学功能对生命非常重要,即使当饮食钙严重缺乏或机体发生钙异常丢失时,可通过相同机制使骨脱矿化,以纠正甚至是轻微低钙血症,而保持血钙稳定。
构成骨骼和牙齿
骨骼和牙齿是人体中含钙最多的组织。正常情况下,骨骼钙在破骨细胞作用下不断被释放,进入混溶钙池。此外,混溶钙池中钙不断沉积于成骨细胞中,如此循环,使骨骼不断更新。幼儿骨骼每1~2年更新1次,以后随着年龄增长,更新速度减缓,成年后每年更新2%~4%,约700mg/d,10~12年更新1次,40~50岁以后,骨吸收大于生成,钙在骨中含量逐渐下降,每年约为0.7%,且女性早于男性,妇女在停经后加速。
包括神经肌肉的兴奋、神经冲动的传导、心脏的正常搏动。红、心肌、肝与神经等细胞膜上有钙结合部位,当钙离子从这些部位释放时,细胞膜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,如对钾、钠等离子通透性改变。某些高血压可能与钙不足有关。有研究证明,补钙可降低妊娠诱发高血压发病率;饮食钙补充可使孕期发生高血压危险明显下降。
钙对许多参与细胞代谢的大分子合成、转运的酶都有调节作用,如三磷腺苷酶、琥珀酸脱氢酶、脂肪酶及某些蛋白质分解酶等。
此外,钙还参与血细胞凝集过程、激素分泌、维持体液酸碱平衡及细胞内胶质稳定性。
钙在小肠通过主动转运与被动(扩散)转运吸收。主动转运受饮食成分、体内钙和维生素D营养状况和生理状况,如生长、妊娠、哺乳与年龄、性别等诸因素影响。被动转运则与肠腔钙浓度有关,吸收率为20%~60%。
钙吸收受饮食草酸与植酸影响,因其可与钙结合成难于吸收的盐。粮食植酸较多,某些蔬菜如蕹菜、菠菜、苋菜、竹笋等含草酸较多,可使钙吸收率较低。食物纤维干扰钙吸收,可能是其中醛糖酸(aldonic acid)残基与钙结合所致。脂肪消化不良,可使未被吸收脂肪酸与钙形成钙皂,而影响钙吸收。磷酸对钙吸收影响尚无一致意见;许多研究证明,大量的磷酸对钙吸收并无影响。高磷饮食促进粪钙丢失,并降低尿钙排出而保持钙平衡。降低钙磷比例有助于钙储留,对钙吸收并无影响。但长期摄入过多磷可损害平衡机制,改变钙代谢,致低钙血症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。
对钙吸收有利因素,如维生素D,特别是在肝、肾被羟化形成的1,25(OH)2D3。乳糖可与钙螯合,形成低分子量可溶性络合物,当其被肠内细菌分解发酵产酸,使肠腔pH降低,有利于钙吸收。饮食蛋白质充足,因钙可与氨基酸结合成可溶性络合物,有利于钙吸收。但如摄入过多超过需要量,可使尿钙排出增多而呈现负钙平衡。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高蛋白质饮食对髋部骨折率和掌骨骨皮质骨质疏松无不利影响。
此外,钙的吸收还与机体状况有关,婴幼儿、孕妇、乳母因需要增高,钙吸收率远大于成男性。随年龄增长,钙吸收率也逐渐下降,60岁以上男性、女性钙吸收均明显降低。婴幼儿钙吸收率常大于50%,儿童期为40%,成年人则降至20%左右,老年人更低,仅达15%左右。服用制酸剂会干扰钙的吸收。
体内钙大部分通过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,消化液分泌排入肠内,其中有一部分被重吸收,其余由粪中排出。正常饮食时,钙从尿中排出量为摄入量20%左右。尿钙排出量与摄入钙量呈指数关系,与肠吸收钙量呈正相关。钙也从汗中排出,如高温作业者每天从汗中丢失钙高达1g左右。乳母通过乳汁每天排出钙150~300mg。补液、酸中毒、高蛋白或高铁饮食及甲状腺素、肾上腺皮质激素、甲状旁腺素或维生素D过多及卧床均可使钙排出增多。
钙在体内储存受饮食供给水平所左右,人体对钙需要程度也有影响。磷摄入过多,对于钙储存影响不大。但高钠摄入量可降低钙在骨骼中储存,并降低骨密度。氟骨症、糖尿病均对钙代谢有抑制作用。
在正常情况下,体内钙维持平衡状态,甲状旁腺激素、降钙素和1,25-(OH)2-D3,互相作用而调节钙平衡关系,保持钙内环境稳定。此外,钙调素(calmodulin)调节细胞内钙离子水平,维持各种需钙参与的反应。其他激素,如胰岛素、皮质醇、生长激素、甲状腺激素、肾上腺素、雌激素、睾酮及几种生长因子,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和IGF2,还有某些未确定的化合物和某些物理现象,对改变和调节器官对甲状旁腺激素、降钙素和1,25-(OH)2-D3的反应均有作用。
(1)病因病理:佝偻病最常见病因是母乳不足或钙含量偏低、每天日照小于2h及未及时添加维生素D和钙制剂,即由缺钙和缺维生素D双重因素所致。影响佝偻病发生的因素有①地区因素:北方日照少,患病率高;高原紫外线多,发病率低。②年龄因素:年幼儿童易患佝偻病,3~18个月儿童患病率最高。③城乡因素:城市儿童因户外活动少,易患佝偻病。④季节因素:冬春日照短,发病率增高。⑤居住因素:室外活动少者易患佝偻病。⑥喂养因素:婴儿喂养以母乳最佳,母乳中所含钙磷比例合适,易于吸收,其他代乳品喂养的儿童易患佝偻病。⑦生长因素:如营养条件过好,儿童体重超过正常水平,而此时钙的摄入相对不足,不能满足骨骼生长发育的需求,也可致佝偻病。
(2)诊断:应根据临床症状、体征、血生化及骨骼X线检查,并结合年龄、季节、是否早产户外活动情况、喂养史等进行考虑。典型病例可根据临床症状、体征做出诊断。对可疑病例应做血生化及X线摄片以助诊断。目前认为血清25-(OH)-D3和1,25(OH)2-D3水平,对诊断早期活动型佝偻病更为敏感可靠
(3)预防和治疗:①食物预防:孕妇及乳母注意多食含维生素D及钙、磷丰富的饮食,多晒太阳,孕期4~5个月后有腰酸背痛、肌肉抽动者,每天应服维生素D10~20μg。
②定期访视:定期访视婴儿,重点是18个月以内的小儿,特别是早产儿、人工喂养儿、生长过快和冬季出生的小儿。多做户外活动,提倡母乳喂养、及时添加各种辅食。
③药物预防:从出生1个月开始,早产儿、人工喂养儿和冬季出生的小儿可从出生后15d开始添加维生素D3,婴幼儿每天需要维生素D3,10~20μg,早产儿开始可加倍,给予20μg/d,通常至2岁后不再服用。
④常规治疗:增加户外活动,注意饮食及护理,不宜久坐、久站、久走和将胸部束缚太紧,以防发生畸形。
⑤维生素D疗法:a. 普通疗法:活动早期,维生素D125~2500μg/d,口服1个月后改为预防剂量(10μg/d);极期,单纯维生素D制剂250~500μg/d,口服1个月后改为预防剂量;恢复期常用预防剂量维持。凡用量较大者,宜用纯维生素D制剂,不用鱼肝油,以免发生维生素A中毒。b. 突击疗法:用于重症、有并发症或不能口服者。治疗同时或提前3d给钙剂。活动早期,维生素D37500~10000μg,肌内注射,注射1次即可;极期,维生素D37500~10000μg,肌内注射,视病情每周1次或2次,连用2次或3次,总量不超过3万~4.5万μg。突击疗法3个月后,用预防剂量口服维持。大剂量或多次连续使用维生素D时,应注意观察,以防中毒。钙剂:使用维生素D治疗同时口服葡萄糖酸钙1~3g/d,或服活性钙。c. 矫形疗法:严重骨骼畸形者,须待4岁后佝偻病痊愈时进行手术矫正;较轻畸形常能自行矫正。
(1)病因病理:当破骨细胞作用时,钙和磷从骨质中释放出来,称为骨的吸收。此外,钙和磷沉着于类骨组织中形成新骨。旧骨吸收和新骨形成构成骨重建。在正常情况下骨重建的两个过程是平衡的,如果旧骨吸收快于新骨的形成,即发生骨质减少,出现临床体征,称为骨质疏松症。
(2)诊断: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不难,必要时可采取X线和实验室辅助检查。
(3)预防和治疗
①预防:中老年人、运动员、孕妇及乳母注意多食含维生素D及钙、磷丰富的饮食,如牛奶、小鱼虾类、藻类、骨汤类、蘑菇类、蛋类及补充钙制剂。适当增加户外活动。
②治疗:治疗骨质疏松症最好办法是服用大量钙剂,每天钙1500mg加适量维生素D,通常5μg/d即可。对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原则,首先是治疗原发病症,然后再对骨质疏松症进行治疗。
(1)钙生化指标:不是反映机体营养状况的合适指标。血钙浓度因受严格调控而变化很小;尿钙则受诸多因素的影响,变异很大。现认为24h尿羟脯氨酸/肌酐比值与饮食钙摄入量相关,可作为钙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之一。
(2)骨矿物质测量:可直接反映钙的营养状况。骨矿物质含量(bone mineral content,BMC)是钙储留有用指标,适用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,对骨骼已稳定的成人,骨密度(bone mineral density,BMD)测量同样适用。骨密度测量技术包括体层X线照相术的定量计算(QCT)、单光子(SPA)和双光子吸收(DPA)测量及双能量X线吸收(DEXA)测量。其中DEXA具有放射剂量低的优点,但DPA的应用比DEXA为多。
(3)钙平衡测量:是目前较实用的评价钙营养状况的方法。根据钙摄入量与排出量(粪钙+尿钙+汗液钙)的差值,计算正负平衡值。满足机体平衡的钙,在体内储留达到一定程度时,即不再增加。在实验曲线上呈平台摄入(plateau take),即达到最大钙储留(maximal calcium retention)。
如以测定各种不同年龄幼小动物、死亡婴幼儿体内总钙量,据此以估计不同年龄段每天体内钙储存量,结合钙内源损耗估计量,即可大致估算钙需要量。
钙需要量与蛋白质摄入水平有关,为每100g蛋白质需要1g钙,高磷饮食使钙需要增加。高温作业者钙排出增加,寒带地区阳光不足,皮肤内转化维生素D少,钙吸收较差,同时钙来源也常受饮食类型影响,故均需增加钙供给量。孕期、哺乳期妇女对钙需要都相对增加,早产婴儿、青春期前后儿童少年、老年人,均需适当增加钙供给量。可观察到钙无不良反应水平(non-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,NOAEL)为1500mg/d。
钙食物来源应考虑两个方面,钙含量及吸收利用率。奶与奶制品含钙丰富,吸收率也高,是婴幼儿理想的钙来源;水产品中小虾皮含钙特别多,其次是海带;豆类及其制品及油料种子和蔬菜含钙也不少,特别是黄豆及其制品,黑豆、赤小豆、各种瓜子、芝麻酱、海带、发菜等钙含量均丰富。
本文资料综合自网络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